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测绘学   232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252篇
地质学   990篇
海洋学   34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4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信志红  郭建平  谭凯炎  张利华  孙义  杨荣光 《气象》2019,45(12):1736-1746
选用黄淮海冬麦区4个半冬性小麦品种郯麦98、山农18、徐麦33、皖麦52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半冬性小麦籽粒灌浆速度变化趋势和气象因子对灌浆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播期冬小麦灌浆速度波动性最小、千粒重最大,迟播10 d冬小麦灌浆速度波动性最大、千粒重最小;华北区品种郯麦98灌浆速度表现最稳定、千粒重最高,而黄淮区品种皖麦52灌浆速度最大;半冬性小麦灌浆持续期为35~39 d;南北气候差异是影响各品种冬小麦灌浆速度不同的原因之一。半冬性小麦各播期灌浆速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灌浆速度变化与相关显著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相符合;灌浆速度峰值期一般出现在开花后15~25 d,迟播冬小麦最大灌浆速度出现时间较对照处理提前,不利于提高粒重;气温条件对冬小麦灌浆速度影响显著,其中最高气温要素是影响不同播期品种灌浆速度的共有关键因子。通径分析表明,最高气温对灌浆速度的作用由自身的直接效应决定,而日照时数与最低气温对灌浆速度的作用与间接效应一致;最高气温平均值对灌浆速度的影响最重要,日照时数和最低气温平均值对灌浆速度的影响较弱;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值、日照时数均为灌浆速度的限制因子,其中最高气温平均值对灌浆速度变化的决策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12.
利用山东滨州市7个国家气象站与61个人影作业站点观测资料,结合高空观测及探空、ECMWF再分析等资料,对2001—2011年滨州降雹时空分布特征、天气系统和物理量特征、降雹形势分型和预报方法进行研究。得出:(1)降雹日数年均8.6次,总体呈现明显下降的年际变化特征;4—10月可降雹,6—7月降雹最多;降雹主要出现在14时—翌日02时;北部沿海相对较多。(2)降雹形势主要有5种类型:冷涡型降雹、低槽型降雹、横槽型降雹、西北气流型降雹、其他小范围降雹。根据冷涡中心位置冷涡型划分为两个关键区;低槽型可分为前倾槽、阶梯槽、较深低槽、与中低纬度共同作用的槽;横槽型降雹范围广、破坏性大;西北气流型存在连续性。(3)4类13种物理量具有不同分布特征和变异系数,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不同月份、不同降雹影响程度和影响系统,物理量具有较明显差别。(4)0℃层高度在1370~5331m时,7种物理量可用于预报冰雹,K≥17℃、T850-500≥25℃、LI≤2℃、SRH≥0.1m^2·s^-2、SSI≥240、SWEAT≥100、Cape≥2J·kg^-1时可能降雹。6月、7—8月和其它月分别有3种、1种、3种物理量指标组合可用于预报冰雹,物理量的组合和数值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3.
低空风切变是影响航空器起飞和着陆安全的重要因素,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数据,从风的空间和时间变化上对低空风切变的识别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一次飑线过程和一次低空急流过程的资料对识别算法进行了验证。识别算法的核心是分别计算二维合成风切变、垂直风切变和时间风切变。在计算二维合成风切变时,先利用风切变强度因子自适应地选择拟合“窗口”的大小,再利用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方法,得到水平风切变。结果表明:自适应多尺度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合成风切变,在低空风切变识别效果、切变连续性和边缘数据处理等方面都优于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的PUP合成风切变;垂直风切变反映了雷达径向速度的高低空配置情况;时间风切变可提供径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算法还可应用于民航机场低空风切变的识别和预警。   相似文献   
114.
九龙江河口区现代沉积环境及其物质输运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九龙江河口区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激光粒度分析,并分别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和GSTA模型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和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由10种沉积物类型组成,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该海区底质沉积物在类型分布和粒径粗细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研究区划分为3种与沉积动力特征相对应的主要沉积环境区;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因受该区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影响而表现为北进南出,海门岛西北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输运趋势,而海门岛以东海域形成三向汇聚的输运趋势。  相似文献   
115.
Abstract

Some unique coupled wind–water erosion processes exist in the desert-loess transitional zone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Based on data from 40 stations on 29 rivers, a study was made on the influence of such processes on suspended sediment grain-siz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ibutaries of the Yellow Riv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centage of >0.05-mm grain siz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d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bu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nnual mean number of sand-dust storm days. The percentage of <0.01-mm grain siz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bu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nnual number of sand-dust storm days. Based on annual mean data from 40 stations,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percentages of >0.05-mm grain size (r >0.05) and <0.01-mm grain size (r <0.01),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P m) and annual mean number of sand-dust storm days (D ss). On this basi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 variations in D ss and P m to the variation in r >0.05 and r <0.01 were estim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ariation in sand-dust storm frequency exerts greater influences on the variation in grain-siz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ded load than does the variation in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coupled wind–water processes index, expressed by P m/D ss, the percentage of >0.05-mm grain size in suspended sediment decreases and the percentage of <0.01-mm grain size increases. With the variation in P m/D s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r >0.05 with r <0.01 appear, which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There exist some optimal ratios of coarse to fine fractions in suspended sediment that make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of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the highest. The optimal r >0.05/r <0.01 value is related to some range of the index P m/D ss. When the P m/D ss index falls in this range,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relative coarse with fine sediments in the suspended load appears, and thus results in the peak values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16.
117.
苏发  何继善 《物探与化探》1995,19(5):379-384
由于近区场的复杂性及目前频域电磁测深方法的局限性,近区频域电磁测深多年来一直是地球物理领域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在近区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人组合波理论,提出了一种能适于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的视电阻率的定义式.该视电阻率在近区具有有效压制背景场、突出地电异常信息的功能,并能客观地反映地电断面的电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8.
本文在顾及局部地形改正、椭球改正及大气改正的情况下,采用实测数据,应用Meissel方法和Wenzel频谱分析方法,对某盆地边缘的高程异常进行了实际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同多普勒高程异常进行了比较,证明结果是良好的。此外还对我国精确高程异常的确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9.
新疆萨尔布拉克金矿找矿矿物学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吕瑞英 《地球科学》1990,15(6):657-665
  相似文献   
120.
长江口地区绿色颗粒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甲  孙和平等 《矿物学报》1991,11(1):39-44,T005,T006
本文对长江下游河道、长江口现代沉积区、口外残留砂沉积区及大陆架现代沉积区表层沉积物中的绿色颗粒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特别运用透射间和能谱分析对其内部超微结构、单晶结构和单晶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长江口地区的绿色颗粒从宏观形态上可分为三类:颗粒状、书页状和生物状,不同的形态者,其形成机制基本相同,只是微晶聚集的微空间环境不同。绿色颗粒的颜色和成熟度有较密切的关系,颜色愈深,K和Fe含量愈高。其成熟度也愈高,K2O含量为3-7%,仅少数可达8.5%。绿色颗粒主要矿物成分为海绿石、鲕绿泥石、磁绿泥石和蒙4皂石。其中以海绿石为主,因此是一种复合型绿色颗粒。不同形态及不同沉积亚环境中绿色颗粒的矿物成分并无太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